時值年末,中國車市的表現再度讓人瞠目結舌。連續(xù)兩年微增長之后,車市再度回歸到兩位數的增長。
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最新數據, 1-11月,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02.7萬輛和2494.8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.3%和14.1%,高于上年同期12.5和10.8個百分點,多家機構認為,去年底開始實施的1.6L小排量刺激政策是關鍵,而自主品牌更是依靠SUV實現了逆轉。照此速度,2016年全年總銷量突破2800萬輛幾無懸念。
SUV市場領漲
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1-11月,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74.3萬輛和2167.8萬輛,比上年同期均增長15.6%。其中,1-11月,1.6L及以下乘用車銷售1562.8萬輛,比去年同期增長22.5%,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72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3.8個百分點。1-11月,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925.1萬輛,同比增長20.2%,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.7%,比上年同期提高1.6個百分點。其中,SUV銷量仍然是自主品牌最重要的推動力。數據顯示,今年前11個月,自主品牌在SUV銷量中的占比為57%。
值得關注的是,與以往自主品牌SUV集中在中低端車市場不同,從2016年開始,得益于SUV市場的優(yōu)異表現,自主品牌開始重拾信心乘勝追擊,扎堆推出高端品牌產品。
業(yè)內普遍認為,自主高端化從轎車向SUV轉移是當前市場的一個好選擇,但具體來看,SUV的公務用車數量偏小,私人用戶對品質的要求較高,自主品牌集體向上仍將成為2017年的主題;但另一方面,淘汰賽競爭更加激烈,均價10萬元或將成為判定自主車企品牌向上的生死線。
新能源汽車風口
今年7月,《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(yè)管理規(guī)定》正式開始實施,符合相關規(guī)定的企業(yè)即可獲得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。這對非汽車制造企業(yè)來說,該政策無疑是打開了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大門。各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都欲借政策春風拓展該領域業(yè)務,搶得市場先機。截至目前,先后有北汽新能源、長江汽車、前途汽車、奇瑞新能源、江蘇敏安、浙江萬向6家企業(yè)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。
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統(tǒng)計,1-11月,新能源汽車生產42.7萬輛,銷售40.2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%和60.4%。其中,純電動車產銷分別完成34萬輛和31.6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.6%和77.8%;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.7萬輛和8.6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.2%和18%。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表示:“根據已知的銷量估算,2016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到全球總量的40%。”
不過,受到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的影響,相對去年新能源汽車市場,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出現大幅下滑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按之前政策中提出的到2020年要達到年產銷200萬輛的目標,未來四年內,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增長要達到將近4倍,這將對現有補貼政策帶來較大的挑戰(zhàn)。
增長面臨政策考驗
2016年,中國將蟬聯(lián)全球新能源車銷售冠軍已無懸念,然而,真正的競賽將從2017年開始。2016年的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大大刺激了車市銷量,但這一優(yōu)惠政策明年將調整到75%進行征收。
同時,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(fā)展得益于補貼政策的利好推動,但現在補貼下坡,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(xù)走低。減補貼、查騙補等動作都刺激了加速中的新能源車市,但推廣應用是必然的,新一輪的補貼政策也逐漸明朗。今年,國務院明確規(guī)定,未來原則上不再發(fā)放傳統(tǒng)汽車企業(yè)生產牌照,新增汽車企業(yè)僅限于新能源車領域。受此影響,2016年,跨國車企紛紛轉變加大純電動車推廣力度,大眾與江淮合資生產廉價電動車,豐田明確表示在華推出純電動車,能夠獲得補貼的純電動車成為眾多汽車公司主攻的方向。在打擊騙補的重拳下,在跨國車企大力度的滲透下,過去以低價為賣點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將遭遇真正的挑戰(zhàn)。
產業(yè)政策對2017年中國車市有著重要的影響,基于今年的車市發(fā)展情況以及目前的政策走向,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預計,2017年汽車市場增長將在2%-6%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