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亞迪市值縮水360億元
今年2月底,北京首次配置新能源汽車指標,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。比亞迪、萬向錢潮、江淮汽車等A股上市公司股價持續(xù)上漲,其中比亞迪3月初的市值一度達1400億元人民幣,接近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的40%。
一些在自有技術上面臨短板的國內車企,積極出海獲得資本市場追捧。萬向集團4月初完成對美國知名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科交割工作,這家公司一度在美國成為特斯拉的有力競爭者。受此影響,萬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萬向錢潮股價一季度最多上漲了170%。
然而從二季度開始,新能源汽車概念開始“退燒”,比亞迪從股價高點持續(xù)下跌兩個月,市值縮水360億元;萬向錢潮股價也從年內高點下跌了33%。
記者發(fā)現,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2014年一季報顯示,大批機構投資者在一季度逐步撤離了一些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。
銷售大增依賴低基數
新能源汽車概念在資本市場熱度減退有其內在原因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的統(tǒng)計,2014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共銷售6853輛,實現了1.2倍的增長。但從汽車上市公司的業(yè)績和市場對比看,這種增長是低基數造就的高增長,能否延續(xù)還有待觀察。
在今年北京國際車展上,每14輛展車中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。中汽協副秘書長許艷華認為,一季度新能源轎車銷量占總銷量的80%,表明私人消費比重大幅增加。
然而,新能源汽車特別是自主品牌產品的銷售和盈利現狀卻不樂觀。以比亞迪為例,其2014年第一季度財報凈利潤僅為1196萬元,同比下滑89%。
一些因產品技術不成熟、渠道沒有打開或沒有進入地方補貼目錄的車企,將繼續(xù)面臨考驗。
“走量”更應“走心”
行業(yè)專家指出,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“走量”更應“走心”,必須打造擁有核心技術和成本優(yōu)勢的新能源汽車,才能打動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。
商務部貿易研究院近日發(fā)布的《2014年消費市場發(fā)展報告》指出,空氣污染的環(huán)境壓力或使汽車“限購令”席卷更多城市,一線、二線城市的汽車消費或將遭遇“天花板”,但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明顯利好。
但是,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仍有待加強。北京車展上比亞迪與戴姆勒推出的純電動汽車“騰勢”,售價幾乎達到特斯拉的一半,如果沒有政府補貼恐怕對消費者吸引力有限。而不少國內車企推出的純電動車續(xù)航里程過短,200公里以內的水平還不到特斯拉的一半。
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,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這一新事物能否接受,還要看產品價格、充電便利性、地方補貼跟進程度等眾多因素。如果國內自主品牌沒有在技術、相對價格、設計上都十分出眾的產品,將面臨與傳統(tǒng)汽車激烈競爭的尷尬境地,同時也很難打動政策制定者在充電、補貼等方面上給予更多政策支持。 |
(編輯:馬麗麗)